[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11-02
doi:
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53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12月印发的《大学生职业进步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需要》(教高厅[2007]7号)的公告中指出:“把此课程(大学生职业进步与就业指导课程)明确列入教学计划。从2008年起倡导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进步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对于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来讲,特别要看重大学生职业进步课程的建设,将大学生职业进步课程纳入必学课程,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管理。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为例,学院推行课程改革,将《大学生职业职业进步与就来指导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大一上学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进步》,在大二下学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经过几年建设,该课程的建设进步日渐成熟。笔者对2013级学生2069名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1546人,占全年级的74.72%。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1、新生生涯规划近况剖析
尽管大学生在入校前填报志愿,在一定量上对专业知道一些,但,调查发现,在进入大学前,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知道的占83%。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并不强,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2013级学生为例,在进人大学前,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知道的占36%,只不过听说,但不了解具体内容的占47%,有肯定知道的占15%,知道的仅占2%。其中,84%的学生觉得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尤为重要。
2、成效剖析
(一)增强了学生对自我的认知
自我探索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条件和基础,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涉及到学生对自我的探索和知道,包含性格、兴趣、技能、价值观,通过自我探索,学生对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很了解的占17%,了解的占67%,不太了解的占14%,没如何想过的占2%。
(二)开始探索职业世界
职业世界探索是学生知道职业世界要紧的一步,如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地址,雇佣情况、雇佣条件等,通过职业世界探索,可以进一步明确职业进步方向,弥补我们的弱点与不足。在喜欢从事的职业方面,29%的学生对喜欢从事的职业很了解,并探索自己有兴趣的职业。
56%的学生了解所喜欢从事的职业,只不过还没行动,14%的学生试图搞了解,但不了解如何解决;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喜欢从事什么职业。
(三)开始对职业进行规划
职业规划包含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和生活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27%的学生有明确的远期、中期和短期目的,52%的学生对职业有所规划,但只有最近的规划,并没长期规划,2%的学生对于职业规划只有一点想法,1%的学生表示还没想过。
(四)对学涯进行合理规划
学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素质拓展目的,与达成目的的计划路径设计,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和基础。
25%的学生在将来三至五年有明确的奋斗目的,并想付诸行动。
56%的学生已经有较为明确的目的,只不过在实行力上还有的欠缺;21%的学生只不过对大学三年的目的知道一些,毕业的职业目的还不太了解;1%的学生表示没如何想过。
(五)职业生涯规划对生活有肯定的帮忙
经过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30%的学生觉得对生活很有帮助,56%的学生觉得有帮助,12%的学生有肯定帮助,1%的学生觉得帮助并不明显。其中,觉得有帮助的占78%,其帮助体目前使我们的认知愈加明确,职业目的变得愈加明确具体,大学学习生活更有计划性。
3、所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校绝大多数学生能明确地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程度,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增强了对自我的认知和职业世界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始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特别是对学涯进行规划与管理。但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了解喜欢的职业,但实行力不强
从调查结果来看,84%的学生了解自己喜欢从事什么职业,知道我们的兴趣和价值观,了解内心想法和追求,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与九零后的学生追求自我,崇高个性有关。但这种想法,仅仅停留在乎识层面,不少学生并没付诸实质行动。这说明,职业生涯规划在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实行能力方面还有肯定缺失,亟待加大。
(二)对于职业世界需进一步探索
合适我们的职业,就是学生对性格和能力充分知道的状况基础上,对职业世界进行探索,了解自己合适什么职业,从而达成人职匹配。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合适从事的职业还不大确定,这需要不断加大对职业的认知和知道,通过各种渠道提升我们的就业能力,明晰自己合适的职业和进步方向。
(三)最近目的明确,但缺少明确长远的进步目的
经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学生较知道我们的专业,对于大学生活的目的较为明确,并开始着手计划与推行。然而,对于中长期目的,不少学生表示并不清楚。其重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于将来的职业世界缺少更深入的认知,对于职业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对于行业的进步前景、职业的工作内容、进步路径、工作环境等还需加一步探索,在此基础上才能明确我们的中长期进步目的。 4、改进手段
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质,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以科学的办法规划学业与职业生涯,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职业进步方面的困惑,提升学生的行动力和就业能力,现提出如下手段:
(一)提升学生职业世界探索能力
职业探索行为是大学生出于职业进步而进行的、能够帮助个人知道自我和知道职业环境的具体行为或活动。大学生正处于职业探索的关键时刻,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学生初步意识到了职业探索的重要程度。高职院校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要采取各种手段引导、鼓励、勉励学生去探索我们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去知道职业信息,有目的,有计划,有途径地拓展职业探索活动,提升职业探索能力。譬如说.学生可以浏览招聘网站、参加生涯人物访谈、双选会、人才招聘会、社会兼职、实习实践等活动,来探索职业世界。
(二)打造全方位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不只局限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绝不只限于职业生涯规划课堂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贯穿整个学涯阶段,落实到每个环节。大一阶段是职业探索期,应让学生进行自我和职业探索,树立职业规划意识,让学生在专业探索的阶段,通过网络、报刊杂志和访谈等途径进一步知道这类职业。大二阶段是职业定向期,学生依据自己进步意愿选定专业或主攻方向,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积极参加学生会或社团工作,积极参加兼职工作,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大三阶段是职业筹备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职业技能,在加大专业常识学习的同时,考取与职业目的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加大兼职、实习的职业针对性,积累职业实践经验,为就业打下基础;学习求职方法,掌握制作简历、知道面试方法和职场礼仪,积极参加招聘会,顺利就业。
(三)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实行力
实行是个人完成任务的行为,也是达成职业目的的过程。部分高职学生底子薄,基础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自律精神、自我控制能力差、实行力不足、实行力不强等问题。即便学生拥有了好的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但因管理能力不强,实行力弱,总是使规划流于形式。因此,学院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特别是学生的计划、实行、检查和再行动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打造完善学业生涯规划实行全程跟踪指导与监控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打造“每人重视学业生涯规划、每人践行学业生涯规划”和全体教员工工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文化环境。